我不是藝術家,我是雙軌顧問:品牌設計,是經營的另一種語言

我是黃奕杰,一位擁有設計碩士與企業管理碩士背景,並取得 PMP 國際專案管理證照的品牌顧問。我擅長站在經營者角度,協助企業將營運策略、品牌定位與市場語言整合為一套可視化的品牌系統,讓設計不只是美感,而是具體驅動業績與信任的工具。

設計不是「美術」,而是企業語言的翻譯器

許多企業找設計師的第一句話是:「我想做一個好看的 logo。」但這句話背後的問題是:為什麼你覺得 logo 好看了,品牌就會變強?

作為一位擁有設計與企管雙碩士背景的品牌顧問,我深知設計從來不是美術性的創作,而是一種語言轉譯的工具。設計的價值,不在於創意本身,而是它如何幫助企業把看不見的商業策略,轉化為看得懂的品牌語言。

實戰經驗分享:把「會議內容」變成「設計成果」

有一次,我在協助一家機能食品品牌進行品牌重塑時,初期與創辦人團隊的會議長達三週,完全沒畫出任何一張設計圖。我們花時間釐清的是:

  • 他們希望吸引的不是大眾市場,而是熟齡健康消費者

  • 他們的關鍵差異,不在產品原料,而在於臨床驗證與醫療背景

  • 他們最大的瓶頸,不是包裝不好看,而是市場誤解產品用途

當這些脈絡被重新梳理後,我們才開始設計。最終的品牌主視覺,結合簡潔理性的醫療藍與現代幾何結構,成功地讓品牌在藥局通路中一眼辨識,並讓業務團隊在簡報時更清楚詮釋核心價值。

方法論:三步驟,把經營策略轉化成品牌語言

Step 1|解碼營運目標:從「做什麼」到「為什麼」

許多企業會說:「我想做一個新的包裝設計。」但設計師要能深入問到的是:「這次改版是因為產品週期到了?還是因為舊包裝在某些通路表現不佳?」
好的設計,不是從喜好出發,而是從問題與目的出發。

Step 2|轉譯成品牌架構:從「想說什麼」到「怎麼說」

品牌的訊息要能在不同接觸點一致表達:你的網站、包裝、銷售簡報、LINE官方帳號內容,說的是同一種語氣嗎?有一致的視覺系統與語言風格嗎?
我常用「品牌語言系統表」幫助企業統整這些關鍵點,像是品牌五句話、主色系使用原則、口語語調對照表等。

Step 3|視覺化驗證:從「主觀審美」到「客觀回應」

設計成果應該可以被驗收,指標可以包含:

  • 是否加快了業務簡報速度?

  • 是否提升網站點擊率?

  • 是否被目標客群具體記住?

當設計開始有「商業功能性指標」,企業也才會理解為何這是一筆投資,而非成本。

為什麼要用雙軌顧問來思考品牌設計?

我經常形容自己不是藝術家,而是翻譯者。我翻譯的不只是視覺語言,更是企業的策略、文化與經營底層邏輯。這也正是「顧問式品牌設計」之所以能創造信任與業績的原因。

設計不是裝飾,而是讓企業對內能一致溝通、對外能被精準理解的工具。

想讓品牌變成營運武器,而不是成本中心?

📩 預約品牌診斷諮詢|20分鐘線上對話,看看我們怎麼為你打造對得起營收的品牌系統

加入好友

立即分享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