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雲科大王瀞苡老師評審文資系的專題行銷競賽,有幾點心得:
1. 提供文化服務的系所都有自己一套爬梳脈絡的方法,雖然不以設計思考為圭臬,但以研究方法分析,加上行銷理論(ex:STP、產品層次)或是管理學等學科思維後,也能將文化紋理交代清楚,可見設計思考並非是萬靈丹,重要的是清晰的將邏輯論述乾淨。
2. 不愧是文化資產維護系,學生們在文化議題的調查探討上,與一般設計系的學生觀察更入微,雖然後端執行上因缺乏設計能力,容易落於無法將想法漂亮的實現出來,但這也不難解套,以後找個設計背景的夥伴就好(舉手)。
3.設計當道、設計當道、設計真的當道,這一年來不管有沒有設計學院的學校,都想讓學生碰碰設計,因為學校越來越明白,設計已經跳脫視覺傳達範疇,無形的設計或是有形的設計等,無論哪種設計,人們都期待透過設計思考,快速的理解為什麼生活中需要設計及如何達到。
4.最重要的還是美感養成,人可以不會設計,但不行無法辨認美醜;美感不是口號,而是一種選擇,甚至是一種擬模,先回歸統一、漸變、和諧的原則,若還無法擅長的抓到屬於自己的美感,就大膽模仿吧?! 。 ex:如果你想當文青,之後穿衣服的Style就是白底黑條紋、粗框眼鏡等準沒錯,穿久了也會變文青 (托眼鏡。
每次結束,主辦單位都會說:『黃老師你剛剛講話好犀利,謝謝你給學生們這麼中懇的建議。』 聽完心想:『有嗎XD 我還覺得我剛剛人很好,一直委婉的建議…』
本文同步刊載於 好心地文創 創辦人 黃奕杰Facebook